昨日記者調查發現,200多名大學生中,有學生充當了此次暑期務工活動的中介,并從中收取中介費,盲目帶領同學千里赴蘇州,卻未能為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導致學生們或四處流散,或滯留火車站。
老師指揮,學生當中介 6月29日晚6點,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70多名學生在周彥飛的帶領下乘坐大巴前往張家港。晚上11時30分許,一名學生給記者發來短信:“(他們)說要簽合同,但是得壓一個月工資,我們要干到八月底才能拿到七月的工資。最后還要在我們的工資里扣一兩百元錢。”該學生稱他們有壓力,不愿透露姓名,暫時無法告訴記者所處地址,也不方便通話,只能用短信詳聊。 事實上,在來蘇州之前,學生們都收到了這樣的承諾:工資2300元到3000元,包吃包住,進電子工廠工作。受此誘惑,200多名西安汽車職業學院大一、大二學生匆忙赴蘇。 這名學生在短信中透露:“這是一個學生組織的,和(另外)一個學院協商的。開始那個學院說要收25%的管理費。但是我們沒有同意,最后這個協議就沒有簽。” 據了解,200多名學生的此次暑期務工之旅與西安文理技術學院一名李姓老師有關。李老師發動西安汽車學院的幾名學生將消息發布到學生中,鼓動大家去蘇州打工。后來消息口口相傳。 任歡和周彥飛即是這幾名學生中的兩個,在此行中充當人事代理,負責聯系安排學生的工作事宜。任歡和周彥飛兩人互相并不熟悉,他們各自帶隊,每人“旗下”有100余人。 6月16日,任歡向200多名學生收取每人300元錢,并開具收款收據,備注上寫明“車費”。而事實上,300元中只有180元是車費。上車之前,任歡還從這筆費用中支取150元購買了150張塑料凳子。任歡告訴記者,本來李老師是負責安排工作的,但是臨行前告訴他們要從工資里扣除10%作為中介費。學生們在教室里協商了幾個小時,最終沒有同李老師簽約。但是去蘇州的車票已經買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外來學生尋工作很盲目 讀汽車專業的周超今年讀大二,他想在明年畢業前出來見見世面。這也是他第一次出遠門,感覺新鮮刺激。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暑期工作會如此難尋。 出發前往張家港的70多名學生也未得好運垂青。昨日下午1時,曾給記者發短信的學生再次發來短信,稱他們在張家港的工作又黃了,他們要開始重新找工作。“本來說好每月2500元,包吃住。但是現在是1800元,只包中午飯和住,月末給300元補貼”,該同學在短信里稱,對周彥飛已經失去了信心,大家都不相信他了。“鐵廠里溫度太高,太危險了”,周彥飛只好帶著同學們來到一家超市門口,準備尋找新的工作,“周邊還有一些電子廠。” 6月29日晚,在園區海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李珍華的引導下,周彥飛帶著同學們前往所謂的“沙鋼集團”。記者昨日與李珍華取得聯系,“學生去的是沙鋼集團下屬的車間,主要負責檢修工作。這些車間多是外包的”。 李珍華對學生們的表現非常不滿,“這些學生太講究了,嫌工廠溫度太高,他們想去電子廠工作,不過可能會有少部分人留下來”,李珍華在電話里稱很忙,隨即掛斷了記者的電話。 而沙鋼集團人力資源處一位王姓負責人也在昨日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采訪,“(沙鋼)從未接到來自西安汽車學院的學生,而且沙鋼招工是非常正規的,從來不會委托中介招人。”他還告訴記者,“沙鋼對暑期過來實習的大學生很慎重,不但會派專車前往火車站接人,還會在工作期間為學生們創造條件,安排好他們的工作與生活,表現好的還會給予獎金。” 暑期工不斷涌入蘇州 昨日上午11時,天氣悶熱。任歡在廣場的一角不停地打著電話。“又聯系上了一批”,任歡興奮地說,“嘉善有一個企業需要30個人。” 任歡告訴大家嘉善的工作主要是組裝貨架,七塊錢一個小時。周超其實很不情愿去,但是他怕流浪街頭,勉強報了名。“七塊錢一個小時,合不合理?”周超向四周的同學詢問,大家都搖頭。 11點半,30名學生在一名中年男子的帶領下離開了北廣場。一輛金龍大客車正在等待他們。周超等人走后,火車站北廣場仍有70多名西安汽車學院的學生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正在此時,火車站北廣場又迎來40多名河南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他們也是到蘇州來找暑期工的。李同學樂呵呵地說,他們到站才半個小時,負責領隊的同學告訴他們,原本找好的工廠現在不需要工人了,要繼續等待。“不過,有最新消息稱,工業園區的電子廠需要人手。” 友情提醒 學生實習應由學校組織 作為外來務工的熱門地區,7月的蘇州迎來了大學生暑期務工的高峰。來自全國各個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們紛紛赴蘇務工。他們大多是“90后”。 組織學生實習應該由學校統一安排,而不是通過中介組織,更不贊同由教師或學生個人發起。
蘇州廣博勞務派遣服務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17231號-1
總機:0512-67585877 E-mail:guangboHR@163.com
地址:蘇州市工業園區企鴻路39號蘇印博濟智造園617室